(相关资料图)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6日讯 形如一粒胶囊,重量不到2g,电池容量大,预计寿命最长可达12年。如此迷你的一枚心脏起搏器,却可以给患者以重生的希望。近日,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程翔教授带领团队,在金银湖院区成功为一例高龄女性患者植入国际领先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。
82岁的薛奶奶曾接受双腔起搏器植入术10余年,起搏器电池电量即将耗尽。薛奶奶体重不足32.5公斤,合并心衰、肾衰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,病情十分复杂。程翔主任与黎明教授、舒砚文教授经过缜密评估和论证,认为患者高龄、消瘦、营养差、皮肤条件极差,若再次打开囊袋更换起搏器电池,可能并发囊袋血肿、继发感染、电极脱落和伤口愈合不良等等问题。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治疗方案后,程翔主任团队决定给患者植入全球最小起搏器-Micra无导线起搏器,经过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,手术顺利完成。“虽然我知道它在那儿,却一点都察觉不到它的存在。”术后薛奶奶兴奋地说道。
程翔主任团队在进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。
X线影像:无导线起搏器成功植入右心室。
程翔主任介绍,无导线起搏器是将脉冲发生器与起搏电极合为一体,以“微缩胶囊”的形式直接将起搏器植入患者心腔内部。相对于传统起搏器,无导线起搏器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。Micro无导线起搏器体积小、质量轻,只有普通的维生素胶囊大小;使用寿命可长达8~12年;可以通过程控仪经体外调整工作参数;兼容1.5T和3.0T的核磁共振检查;术后卧床12小时,较传统起搏器卧床时间短、术后并发症少,不留瘢痕,也符合美观要求,术后无需拆线,患者舒适度高,远期生活质量明显提升,特别适合高龄、反复囊袋感染、体表要求无疤痕、传统起搏器静脉路径有问题、职业特别需求等患者。
协和金银湖院区心导管室团队庆祝Micro无导线起搏器首植成功。
此次Micro无导线起搏器成功实施,是武汉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的首例,也是心内科累计植入的第40台,标志着该院心内科在心脏起搏领域不断挑战高难度技术,精益求精,追求卓越,将造福更多心律失常患者。(长江日报记者罗兰 通讯员吴琼峰 涂晓晨 王成)
【编辑:余丽娜】
更多精彩内容,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“大武汉”客户端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东方经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